- 簽證留學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法國文學的豐富和成熟離不開翻譯家的貢獻。翻譯家們同時也都是文學家,他們通過直接翻譯或模仿等不同手段將文學新質引進來,對促進文化、文學的交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翻譯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隨著民族語古法語的逐漸成熟,從希臘語、拉丁語及阿拉伯語翻譯成古法語的作品逐漸增多。其次,翻譯的題材多樣,既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政治著作,也有阿拉伯語的醫(yī)學、天文和算術作品。最后,古法語和當時剛剛出現不久的其他民族方言如意大利語、英語之間也有部分的翻譯交流,如將彼特拉克、但丁、薄伽丘的意大利語作品翻譯成古法語等。
16世紀法國比較知名的譯者包括多雷和阿米歐等人。艾蒂安·多雷(Etienne Dolet,1509-1546)是法國著名人文主義者、印刷商、學者和翻譯家,早年曾在巴黎、帕多瓦(意大利東北部城市)及威尼斯等地求學和生活。多雷在里昂期間,曾經寫過一篇很有影響的關于拉丁語的評論,一舉奠定了自己的學者聲譽。他翻譯、編輯過一些古典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圣經·新約》、彌撒曲以及他的好友拉伯雷(Fran?ois Rabelais)的作品。多雷的翻譯選材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哲學、政治、法律、文學、宗教等。在翻譯實踐的基礎上,他提出了“翻譯五原則”,在西方翻譯史上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然而也正是翻譯讓多雷惹了大禍。他翻譯的一則柏拉圖的對話錄《阿克賽歐庫斯》(Axiochus) 中少了幾個字,結果被索邦的神學人員審查發(fā)現,認為他的翻譯褻瀆了靈魂不朽的信念,反動的宗教法庭于是判多雷死刑,后來他的譯本同他的尸體一道被焚燒。正因為這樣,多雷被人稱為“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殉道者”。
雅克·阿米歐(Jacques Amyot,1513-1593)是另一位法國著名翻譯家。阿米歐19歲時在巴黎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畢業(yè)后在政府高官家里任家庭教師。1547年,他翻譯了希臘作家赫利奧多羅斯的作品《伊索比亞人》的一部分。這部譯作為他贏得了教會的工作,使他有機會和財力遠赴意大利研究普魯塔克的作品。1559年,阿米歐又翻譯了朗戈斯的田園小說和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Vies des hommes illustres)。這部譯作成為阿米歐的成名作,他也因此被稱為“法國的普魯塔克”。評論家認為,這兩部譯作確立了阿米歐在歷史上的地位,一是因為他的精彩譯筆,二是因為這兩部書迎合了法國人急于了解偉人的倫理、歷史、神話和心理的興趣。阿米歐在翻譯方面取得成功除了他譯筆精彩和歷史環(huán)境的影響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他的翻譯活動得到了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支持和贊助。正因為這樣,阿米歐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翻譯,做到精益求精。在翻譯中,為了確保內容的準確,避免誤解,阿米歐特地前往威尼斯和羅馬搜集并研究古籍手稿,還比較了各種流傳版本?!断ED羅馬名人比較列傳》前后花了阿米歐17年的時間才譯完就足以說明這本譯作的質量。不僅如此,他的譯本的影響還超越了法國傳播到英國,并給莎士比亞的戲劇創(chuàng)作提供了素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