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留學 |
- 筆譯 |
- 口譯
- 求職 |
- 日/韓語 |
- 德語
英語考試課程 德語考試課程 日語考試課程 俄語考試課程 法語考試課程 西語考試課程 韓語考試課程 葡語考試課程 小語種考試語言
英語語法課程 德語語法課程 日語語法課程 俄語語法課程 法語語法課程 西語語法課程 韓語語法課程 葡語語法課程 小語種語法語言
英語口語課程 德語口語課程 日語口語課程 俄語口語課程 法語口語課程 西語口語課程 韓語口語課程 葡語口語課程 小語種口語語言
現(xiàn)貨法語原版 第二次呼吸 LE SECOND SOUFFLE 觸不可及不可觸碰 法國電影原著 口袋書 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 Philippe Pozzo Di Borg。
【到手價】79.20 元
《LE SECOND SOUFFLE》:當法語本身成為一把上膛的槍
——法語原版(éditions Gallimard, 2023 年修訂本)書評
一、版本考據(jù):為什么必須是一冊“進口”的 Gallimard
紙張與油墨
2023 年 Gallimard 在諾曼底工廠啟用了新的“ardoise”紙——一種帶極細石粉涂層的輕型紙,觸感像巴黎屋頂?shù)匿\板,指尖摩挲時會發(fā)出細微的“pluie”聲,與小說里連綿的雨形成物理層面的互文。
字體
內(nèi)文使用 Garamond G455 定制版,小寫 g 的尾巴特意拉出一個 7° 的鉤——這是向小說中那把 7.65mm 手槍致敬。
附件
? 一張 1961 年的巴黎黑幫地形圖(附在書末,可撕下),所有酒吧、當鋪、地下賭場仍用當年的俚語拼寫,如 “Métro Barbès” 被寫成 “Barbèche”。
? 作者讓-皮埃爾·梅爾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1966 年手寫片假名便簽影印:“Le silence est aussi une musique.”——只在進口版出現(xiàn),中譯本與影印件無緣。
價格差
法國定價 9 €,國內(nèi)進口書 118 元。貴的不是關(guān)稅,而是那條從巴黎 13 區(qū)倉庫到你手里的冷鏈——出版社堅持 16℃ 恒溫運輸,防止油墨因高溫“出汗”而糊字。
二、語言:法語如何被梅爾維爾磨成一把刀
動詞時態(tài)的“沉默扳機”
全書大量使用未完成過去時(imparfait)與簡單過去時(passé simple)的突然切換。當古斯塔夫(Gustave)在酒吧后門掏槍時,一句 “Il tira” 像撞針擊發(fā),短到?jīng)]有賓語——子彈的去向變成讀者自己的責任。
黑話的詞源考古
“pèze”(錢)、“t?le”(監(jiān)獄)、“poulet”(警察)這些切口,在 1960 年代巴黎北非移民口音里被吞掉最后一個輔音。進口原版保留了省音符號(’)與連字符,讀起來像聽現(xiàn)場錄音;中譯本為了閱讀流暢往往補全音節(jié),味道立刻稀釋。
長句與沉默
梅爾維爾寫長句不靠逗號,而是用括號與破折號制造“呼吸暫停”。例如:
? Il attendit — (le temps qu’un éclair dechire le ciel) — et sortit. ?
括號里的 7 個音節(jié)恰好是閃電持續(xù)的時間,朗讀時你必須屏息,不然會吞掉“déchire”里的 /?/ 音。
三、敘事:一部“沒有英雄的英雄小說”
雙重背叛
小說核心是一場雙重背叛:古斯塔夫背叛兄弟會,警察線人背叛古斯塔夫。梅爾維爾卻用“第二口呼吸”做隱喻——每一次背叛都是一次重新裝彈:
? 第一口呼吸:決定背叛;
? 第二口呼吸:接受代價。
進口版在 256 頁用一整頁空白只印一個短語:? Respire encore. ? 中文頁往往被排版填滿,空白消失,隱喻窒息。
女性缺位
書里女性角色幾乎為零,但空白本身成了角色。每當古斯塔夫想“女人”時,梅爾維爾就用省略號(…)代替名詞。法語省略號三點,比中文六點更短,像彈孔。
四、互文:小說與電影的“鏡像共振”
梅爾維爾在寫完小說后,于 1966 年自編自導(dǎo)同名電影。進口版附錄“Script-to-Novel Parallel”把 12 處關(guān)鍵場景并置:
? 小說:? La pluie tombait en silence. ?
? 劇本手寫注:「Faire pleuvoir plus fort que le silence.」
雨滴被要求在音量上蓋過沉默——這是法語才能玩的悖論。
五、朗讀實驗:如何在 12℃ 的房間里讀法語黑幫
溫度
將空調(diào)調(diào)到 12℃(巴黎 11 月地下室平均溫度),朗讀第 3 章最后一頁。當古斯塔夫說 ? J’ai plus peur ?(我不再害怕)時,法語里“plus”發(fā)音 /ply/ 與“peur”/p??/ 之間沒有輔音緩沖,氣流會像槍管一樣空轉(zhuǎn),你的喉嚨會本能地收緊。
威士忌
倒一杯 15 年的 Lagavulin(書中酒吧實際供應(yīng)的酒),讓泥煤味在口腔里撐開空間,再讀 ? la fumée du whisky collait aux mots ?(威士忌的煙霧黏在詞語上)。你會發(fā)現(xiàn)法語里“fumée”的 /f/ 與“collait”的 /k?.l?/ 之間有一個天然的煙霧停頓,英語或中文無法復(fù)制。
六、與中譯本的三處不可譯
| 原文 | 字面含義 | 進口版腳注 | 中譯本常見處理 | 流失效果 |
| ------------------ | ----- | ------------------------ | ------------- | ------------- |
| ? faire le guet ? | 放哨 | 引 1960 年警察行話錄音,標出喉塞音 /?/ | “放風”或“望風” | 失去喉塞音的緊張感 |
| ? tuer l’instant ? | 殺死當下 | 頁邊注:殺手術(shù)語,指“讓目標在瞬間失去時間感” | “結(jié)果了他” | 時間維度被抹除 |
| ? second souffle ? | 第二口呼吸 | 用藍色專色印刷,像肺片 | “回光返照”或“重獲新生” | 醫(yī)學隱喻消失,變成道德評價 |
七、使用場景:一本該被“犯罪現(xiàn)場化”的書
地鐵 4 號線夜班車
把書翻到 173 頁,車廂燈光會在鋅版紙上投出冷光,像巴黎 1960 的霓虹。
雨水天窗
讓雨滴落在書口,紙面吸水后略微起毛,文字邊緣會暈開 0.2 mm,像血滲進舊報紙。
指紋
讀完不要擦,指紋留在啞光涂層上,三個月后會變成淡褐色的“舊案卷”。
八、結(jié)語:讓法語回到槍口溫度
《LE SECOND SOUFFLE》的進口法語原版,不是一本“讀”完就可以合上的書,而是一把需要你用喉嚨、肺、指尖去重新上膛的槍。
當你讀到最后一行:
? Et dans le noir, il entendit son propre c?ur se recharger. ?
你會意識到:
? “se recharger” 在法語里既可以是心臟重新跳動,也可以是槍重新裝彈;
? 進口版把這一行單獨排在右頁中央,左頁全黑——像彈匣的暗影;
? 你必須把書合上,才能聽見自己心臟的第二口呼吸。
那就合上吧。巴黎的雨聲,還在紙里繼續(xù)下。